close

 

FullSizeRender (2).jpg  (攝於 2016.01 拜訪ELLE上海辦公室)

 

我目前在做美妝類行銷公關,負責大陸市場。

接觸過大陸市場後最大的改變,是我變得更焦躁了。

 

視野短期內擴增,信息量也爆增,因此更焦躁了。

清楚意識到自己在跟全球的年輕人競爭,清楚知道太多資訊想吸收時間會多不夠用,每天每天,這慢速轉動得令人無感的世界,其實都在以難以想像的速度變化著。

 

其實過去我也算是挺勤奮,都會給自己階段性目標,只要一閒下來,就想給自己找新目標。但到過大陸後,發現自己成長速度實在太慢了,過去有好多時間都被虛度了。

那十幾億人口裡,滿街都是比你更牛、更年輕、更聰明、更好看的人,最重要的是,他們還比你努力、比你敢!

 

那裡有很多屬於 90後、00後年輕人的神話,像是網紅1小時內在自己的淘寶店創造2000萬人民幣業績;像是靠寫微信號一年內讓自己一篇文章稿費價值30萬人民幣以上;像是有人直播自己睡覺還可以一夜入袋好幾萬人民幣...

 

也不是說他們做的事一定多令人崇拜,只是發現原來有這麼多超乎想像的方式可以賺大錢,達到我們世俗定義上的成功發達。

這些都不曾條列在教科書上,不曾出現在考題裡,爸媽更從來沒告訴我們。對爸媽來說,公務員、老師、律師、醫生、工程師這類職業就是王道,想賺錢幹這個就對了。但是,誰也不敢保證,幾十年後這些鐵飯碗不會因為電腦而消失。這些可能都是AI智慧成熟後的高危險群,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啊。

 

在大陸有許多迅速致富的方式,簡直可說是太直接粗暴了。

 

讓人看了簡直忌妒死了。

 

其實從這幾年台灣藝人不斷到大陸發展,就是其中的例子。是的,大陸的錢「好賺」是事實,酬勞都是跨個海就換個幣別,但在酸那些背棄家鄉的藝人見錢眼開的同時,也該看一下在台灣影視結構下製作成本多有限,我們還要再拍幾部校園電影和賀歲片?還要再多開幾檔談話節目?節目佈景要幾年才換一次?

 

一轉眼,我們的娛樂圈就被邊緣化了,這兩年選擇在台灣重心發展的非B咖明星,努力想也想不出來幾個了。沒發現嗎?好多名人好像消失了,但他們不是沉寂,只是跑到另一邊闖盪。像好久不見,結果紅回台灣的霍建華就是一個例子啊!(話說,我和朋友之前在台灣的日式創意料理店遇到他本人,頗低調,就是穿他永遠的那套深藍T-shirt加棒球帽,旁邊沒有林心如,他差點要坐我們隔壁桌啊~~~真的坐隔壁就太刺激了啊啊啊)

 

出差時我接觸過很多媒體編輯,感受很深的是,沒人在乎台灣娛樂圈了。康熙來了一停,很多編輯說就像跟台灣完全脫節了(別意外,很多人真的都是只靠這些在認識台灣的),不過也沒什麼值得依戀和好奇的,因為想看的明星全都游過岸了。

娛樂圈其實只是一個點,其實對大陸來說,台灣跟香港整體都不是那麼有吸引力了。尤其是香港,長期毫不掩飾的仇中情結,已經讓他們幾乎沒有大陸遊客。

 

沒錯,香港跟台灣,都大可以說:「誰稀罕啊!」

但,不稀罕,就得加油。

 

因為撇開政治的尷尬,真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
互聯網、電商、軟體、金流…有太多大陸正瘋狂快速發展的東西。

 

當台灣還在討論如何讓行動支付普級、增加用戶、各家銀行都搶著在HCE手機信用卡上分一杯羹的時候,大陸已經準備淘汰現金了。

像我在西安出差時,路邊那種賣早餐的阿嬤,那種賣肉包、油條、一包豆漿賣1.5塊的阿嬤,餐車上面竟然綁著行動支付的嗶卡機,可以用手機付款的啊,嚇死我了!(如果是我太無知請點醒我)又有一次我和主管在北京的僑福芳草地吃美食街,店家都拒收現金,差點害我們沒飯吃,好不容易找到一家,點餐時我還是有點委屈地問:「我可以付現金嗎?」從來沒想過有需要委屈說出這句話的一天,說好的客人的尊嚴呢?

 

傳播從紙媒到網頁到微信號到H5到直播,一年內,大陸已經輪過一輪。

大陸市場非常浮躁多變,因為負責這塊市場,我每天都得面對這種狀態,並且試圖跟上。光是跟上就覺得吃力又痛苦,但或許痛苦是來自於太過安逸呢?

在台灣,我們討論最近又有哪些貼圖上架、批評哪個新聞記者無腦、把PTT資訊當聖經、埋頭轉珠、把開咖啡廳當創業首選。而大陸年輕人,可能在喘不過氣的競爭環境中,為了生存不停捉對廝殺。

就像有人說台灣年輕人不該安於小確幸,我們確實要加油,不要變成大陸眼中的小清新。

別讓他們想到台灣,就只想到:「喔!有好多好吃的~」

 

在批評後,別關上門。

必須正面對決。

其實全世界都很浮躁,而面對浮躁,我們最好往前奔跑。

 

FullSizeRender.jpg (攝於 2016.01 拜訪ELLE上海辦公室)

 

arrow
arrow

    艾希莉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